1.描寫海邊對岸漁港的詩句有哪些
月落港灣起鱗波,熙熙桅桿千百錯。機鳴人囂打魚歸,車水馬龍卸魚獲。遠觀小港畫意濃,近感大海詩情多。又是一年魚汛急,晚風拂面襯漁火。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唐朝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代王安石的《魚兒》“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宋朝范成大《鱸魚》“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清人徐鵠庭《漢口竹枝詞》“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湯圓宵夜好,鳊魚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鄭愔-唐【蓮曲】
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漢樂府?飲馬長城窟》: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詩經?大雅?靈臺》
詩云:“王在靈臺,于軔魚躍。”
?《左傳》: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陳魚而觀之。”
?《漢書?地理志下》:
“巴蜀廣漢,秦并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實 之饒。民食稻魚,亡兇年憂。”;又“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果瓜遍及贏蛤,食常充足。”
?《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唐]柳宗元:
“潭中魚可數百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動,倏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樂。”
?《漁翁》[唐]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酬張少府》[唐]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唐]張志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晚唐]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踏莎行》[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漁父》陸游:
“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漁父》陸游:
“晴山滴翠水挼藍,聚散漁舟兩復三。橫埭北,斷橋南,側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蘇東坡: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行路難》[唐]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白日邊”
?《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劃紙作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罷釣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黃花淺水邊。”
?《鵲橋仙》[南宋]陸游: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水釣臺四。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道情》[清]鄭板橋:
“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往來無牽絆。”
?《漁父》[唐]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清。”(個人覺得,你要可以去查百度啊,為什么出來問問題呢?)
2.描寫“漁村”的詩句有哪些
1.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宋代: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2.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
宋代:柳永
雨睛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3. 好事近(漁村即事)
宋代:孫居敬
買斷一川云,團結樵歌漁笛。莫向此中輕說,污天然寒碧。
短篷穿菊更移棖,香滿不須摘。搔首斷霞夕影,散銀原千尺。
4. 鳳凰臺上憶吹簫
宋代:張炎
味凄然。以其號孤篷,囑余賦之。
水國浮家,漁村古隱,浪游慣占花深。猶記得、琵琶半面,曾濕衫青。不道江空歲晚,桃葉渡、還嘆飄零。因乘興,醉夢醒時,卻是山陰。
投閑倦呼儔侶,竟棹入蘆花,俗客難尋。風渺渺、云拖暮雪,獨釣寒清。遠溯流光萬里,渾錯認、葉竹寰瀛。元來是、天上太乙真人。
5. 沁園春
宋代:陸游
一別秦樓,轉眼新春,又近放燈。憶盈盈倩笑,纖纖柔握,玉香花語,雪暖酥凝。念遠愁腸,傷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漸香消蜀錦,淚漬吳綾。
難求系日長繩。況倦客飄零少舊朋。但江郊雁起,漁村笛怨,寒_委燼,孤硯生冰。水繞出圍,煙昏云慘,縱有高臺常怯登。消魂處,是魚箋不到,蘭夢無憑。
6. 念奴嬌
宋代:王以寧
晚煙凝碧。漸漁村山市,人歸寂寂。有客飛舟還顧訪,應訝綸巾欹側。得意忘年,推誠投分,高論追元白。英標逸氣,笑予窮抱真策。
興盡又復言歸,秋風分袂,浩蕩思無極。咫尺昭山明翠壁,那知中隱咸籍。說夢難聽,閉門尋夢,肯念棲萍跡。浪吟狂醉,幾時還共重得。
7. 品令
宋代:楊無咎
水寒江靜。浸一抹、青山影。樓外指點漁村近。笛聲誰噴。驚起賓鴻陣。
往事總歸眉際恨。這相思、□□誰問。淚痕空把羅襟印。淚應盡。爭奈情無盡。
8.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中孚自仙官入仕)
唐代:盧綸
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9. 羅敷歌(采桑子·五之五)
宋代:賀鑄
東亭南館逢迎地,幾醉紅裙。凄怨臨分。四疊陽關忍淚聞。
誰憐今夜篷窗雨,何處漁村。酒冷燈昏。不許愁人不斷魂。
10. 更漏子
宋代:賀鑄
明朝水館漁村。憑誰招斷魂。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應待歸云。
11. 尉遲杯(大石離恨)
宋代:周邦彥
隋堤路。漸日晚、密靄生深樹。陰陰淡月籠沙,還宿河橋深處。無情畫舸,都不管、煙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擁重衾,載將離恨歸去。
因念舊客京華,長偎傍、疏林小檻歡聚。冶葉倡條俱相識,仍慣見、珠歌翠舞。如今向、漁村水驛,夜如歲、焚香獨自語。有何人、念我無憀,夢魂凝想鴛侶。
12. 木蘭花慢(富州道中)
宋代:周孚先
訪梅江路遠,喜春在、劍川湄。正雁磧云深,漁村笛晚,茸帽斜欹。舊游不堪回首,更文園、多病減腰圍。惟有秋娘聲價,風流仍似前時。
13. 竹干青樂釣
明代:朱元璋
曠浦澄天濕曉煙,智人樂釣穩沙前。
蓑輕雨霽云收谷,釣擲綸樞水映船。
舉棹欲歸江月上,掛帆已近暮霞邊。
汀蘆處處飛螢火,照徹漁村飲不眠。
14. 木蘭花慢
宋代:秦觀
過秦淮曠望,迥蕭灑、絕纖塵。愛清景風蛩,吟鞭醉帽,時度疏林。秋來政情味淡,更一重煙水一重云。千古行人舊恨,盡應分付今人。
漁村。望斷衡門。蘆荻浦、雁先聞。對觸目凄涼,紅凋岸蓼,翠減汀蘋。憑高正千嶂黯,便無情到此也銷魂。江月知人念遠,上樓來照黃昏。
15. 滿江紅
宋代:游次公
云接蒼梧,山莽莽、春浮澤國。江水漲、洞庭相近,漸驚空闊。江燕飄飄身似夢,江花草草春如客。望漁村、樵市隔平林,寒煙色。方寸亂,成絲結。離別近,先愁絕。便滿篷風雨,櫓聲孤急。白發論心湖海暮,清樽照影滄浪窄。看明年、天際下歸舟,應先識。
3.雨港(古詩文)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
悠長又寂寥的雨港,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有丁香一樣的芬芳,
有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港,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默默地行著,冷漠,凄情又惆悵。
她靜靜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記的籬墻,走盡這雨港。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港,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4.著名詩人戴望舒的漁港中這樣的詩句丁香一詞在詩中的含義是什么
古人通2113常在詩里以丁香結本身象征愁心5261。《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4102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1653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雨巷》中丁香的意象,不僅僅是愁心的象征,它是和姑娘相互映襯的一個意象。
在詩歌中,丁香與姑娘相互交融、相互滲透,使丁香的意象中姑娘的神態,姑娘這個意象中也有丁香的意象的特征。
兩個意象的分析不可分離,共同形成了詩人筆下的人物形象,而這里的丁香意象同古典詩歌中的丁香形象有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