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春天的古詩,10首
1 《詠柳》——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唐)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4 《絕句》——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5 《江畔獨步尋花》(選一)——杜甫(唐)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6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 , 當春乃發生 。 隨風潛入夜 , 潤物細無聲 。
野徑云俱黑 , 江船火獨明 。 曉看紅濕處 , 花重錦官城 。
7 《漁歌子》——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8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9 《竹枝詞》(選一)——劉禹錫(唐)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10 《烏衣巷》——劉禹錫(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2.關于春天的古詩(10)首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王涯《春游曲》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李白《落日憶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張敬忠《邊詞》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山行留客》
自在嬌鶯恰恰啼.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王涯《春游曲》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李白《落日憶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張敬忠《邊詞》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山行留客》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①。日出江花紅勝火②,春來江水綠如藍③。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3.描寫春天的古詩10首
一、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二、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三、
春怨
唐代: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四、
春中田園作
唐代: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五、
春莊
唐代: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六、
春思
唐代:韋應物
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七、
春草
唐代:張旭
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
八、
春園即事
唐代:王維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九、
天津橋望春
唐代:雍陶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十、
春居雜興二首
宋代:王禹偁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春云如獸復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
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4.關于春夏秋冬的古詩各10首
一、春天 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3、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4、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
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的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5、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 到了新年都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二月初時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6、月夜 / 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邊庭院,北斗星橫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7、臨安春雨初霽 宋代: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 譯文 如今的事態人情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 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 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8、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9、春日偶成 宋代: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譯文 云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傍著花,隨著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悅的心情呀,人們并不了解,于是說我忙里偷閑,強學少年童。
10、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二、夏天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頭。
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天空烏云密布,星星閃爍,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4、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頭發悠然自得的呆在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5、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 梅雨時節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著,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已經過了午夜約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
5.描寫春天的古詩至少十首
1、《春日》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釋義: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2、《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釋義: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3、《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釋義: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4、《春雪》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釋義: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釋義: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6、《天凈沙·春》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釋義: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子里靜悄悄。
院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 小橋之下流水飄滿落紅。7、《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釋義: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8、《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釋義: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
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9、《鳥鳴澗》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釋義: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1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
6.描寫春天古詩(10首)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萬樹江邊杏, 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四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 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 韓愈《春雪》 肅肅花絮晚, 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 春遠獨柴荊 唐 杜甫《春運》 八聲甘州 ·早春圖 嘆二月寒風刺忠骨, 初春何太冷? 曲終人未散, 淚已灑遍, 十里長亭。
日日多少思念, 今宵忽夢醒。 夢中告訴我, 不要再等。
望盡天涯路遠, 今何人相伴? 泰山極頂。 紅日照千秋, 碧波蕩萬頃。
蹈海英雄今安在? 早已把熱血灑秦嶺。
7.描寫春天的古詩十首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作者】韓愈 【朝代】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2、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朝代】唐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3、絕句二首【作者】杜甫 【朝代】唐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4、和樂天春詞 / 春詞【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5、春雨【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6、春曉【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7、春望【作者】杜甫 【朝代】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8、春日【作者】朱熹 【朝代】宋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9、錢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0、天凈沙·春【作者】白樸 【朝代】元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8.寫出10首有關“春天”的古詩及賞析
有關“春天”的古詩如下:1.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唐·杜甫《春運》2.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晚春》3. 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4.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5.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6.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7.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8.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9.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10.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賞析:1. 吳論:肅肅,落聲。
菲菲,落貌。【黃注】紅素乃地下花絮。
【顧注】惟鳥雀,見過客之稀。獨柴扉,見村居之僻。
關中數亂,謂吐蕃、黨項入寇。劍外未清,謂吐蕃近在西山。
故鄉尚有軍營,則欲歸不得矣。2.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
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再細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可以透過景物描寫領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
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3.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
“朝雨”在這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
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
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4. 這首詩記敘在黃四娘家賞花時的場面和感觸,描寫草堂周圍爛漫的春光,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和適意之懷。春花之美、人與自然的親切和諧,都躍然紙上。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
“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
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5.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
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6.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
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
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稱他們為“風流太守”。7.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
9.要10首有關春天的古詩及賞析
1)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贊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
多好的春雨!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
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瞧,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多么細致,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
可見,驚喜于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頸聯緊承頷聯,詩人唯愿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系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花之紅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凝而成…… 2)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
“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游程中所見。
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
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
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
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這聯和上聯是此詩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
這更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聯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從孤山北面到現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詩人一路走來一路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樹上春鶯爭鳴、空中春燕銜泥、堤岸春花漸開、春草剛綠,詩人敏銳細膩的筆觸,讓人們從中體會到西湖正在舒展地著上春裝。
詩人贊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愛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兩邊是水,堤兩旁種滿了柳樹、桃樹。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腳邊,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煙如霧,如絲如縷,飄拂在你的臉上,使你心中涌生無限溫柔無限愛,你像在夢境、在仙境。當春天走在白堤上時,你就更能體味到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感覺和心情了。
全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扣緊“春行”二字來描寫景物的。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
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
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進途中展開了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于把握景物特征,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絕句》賞析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
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
10.描寫春天的古詩10首
一、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二、春思唐代: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三、春怨唐代:劉方平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四、春中田園作唐代:王維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五、春莊唐代:王勃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六、春思唐代:韋應物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七、春草唐代:張旭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
八、春園即事唐代:王維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九、天津橋望春唐代:雍陶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十、春居雜興二首宋代:王禹偁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春云如獸復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短句子網 » 有關春的古詩詞10首